老屋后山

作者:尹合亮 来源:原创 2017-10-26 08:52:32

 

老屋后山,与普通的山并没什么不一样。从山脚到山顶,生长的全是板栗树,一棵接一棵,连成一片,就成了板栗林。就是这片板栗林,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家里的日常开销,大姐、二姐和我学费等等都是来自这片板栗林。每年秋天,就是板栗成熟的季节,全家人齐上阵,用簸箕、背篓等工具,将板栗包捡回家。自然脱粒的板栗捡出来,没脱粒的用剪刀钳出来。板栗包浑身是刺,一旦扎在手上,是很难挑出来的。处理好的板栗,放在不通气的袋子里储存。不等几天,就有商贩上门收购。板栗卖了钱,家里的生活就有了着落,往后的日子也就有了期盼。

后山旁边,是一大块耕地。小麦、土豆、玉米、黄豆,跟随着季节的变换,也在不停的转换。一家人的口粮,也就来自于这里。板栗处理完,黄豆和玉米也就相继成熟了,黄豆收割回家,放在太阳地下暴晒几天,再进行脱粒处理。黄豆粒晒干后,就可以装进粮食柜了。黄豆不仅可以磨豆腐,还可以用来换大米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黄豆成了唯一可以和大米等价交换的粮食。黄豆之后,玉米就成熟了。硕大的棒子挂在一棵棵的玉米杆上。玉米收回家,留一些磨成玉米粉自己吃,剩余的扎成串,挂在屋檐下。这是玉米最好的储存方式,放在粮食柜里,玉米很快就会生虫。收割完玉米和黄豆的地,留一点来年种土豆和玉米,剩下的全部种上小麦。小麦是最不怕寒冷的,冬天的雪下得越大,小麦就长得越好。几场大雪过后,万物还在沉睡,小麦却长高了一大截。一阵春风吹过,小麦更是拼了命地成长。小麦快抽穗的时候,就要开始种玉米和土豆了。似乎玉米和土豆是天生的好搭档。一块庄稼地里,一行玉米一行土豆交叉着,它们相互不影响,长得格外好。当然,玉米和土豆不能种植的太早,如果有一场倒春寒,那就真的白忙活了。端午节前后,小麦成熟了。一片金黄,成熟的麦穗很饱满,随着微风一起摇晃,很是喜人。要赶在雨季来临前,将小麦收割回家。一捆捆的小麦堆在院子里,像是一座小山。小麦脱粒是一项繁杂的工程,人工脱粒费时费力。村里就有人买了打麦机,专门为小麦脱粒。村民们相互帮忙,半天的时间,小麦脱粒就完成了。麦粒、麦秆、麦糠都是有用的。做饭生火时,麦秆可以用来引火;麦糠可以沤粪,是庄稼的好肥料。小麦脱粒后,铺在家门前的大路上晾晒。晒干的小麦磨成面粉,蒸出来的馒头,口感极佳;擀出来的面条,更是筋道。吃过新收的小麦,土豆可以收了。成片的玉米林里,挖土豆是要带草帽、穿长袖衣服的,不然被玉米叶子划一下,很疼的。土豆收完后,这一季的循环才算结束。下一季的的循环紧接着开始,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从我记事起,后山就变成了一座坟场。自大伯之后,村里越来越多去世的人,无论老少都埋进后山。只要是一点平坦的地方,都会被坟茔占据。正如文友何加旭的诗歌《起点》里写的那样:一座山上,常年盛开着坟墓,野果,牛羊。”于是,每年的清明和腊月底,几乎每座坟茔前,都会有人祭拜。谈笑声、鞭炮声夹杂一起,原本安静的后山好不热闹。大家好像不是祭祖,更像是出来赶集的。也有那么几座坟墓没人祭拜,显得格外的冷清。他们有的后人去了外地,也有的没有了后人。正如大伯一生没有娶妻,更别谈生子了。每年给到大伯坟前祭拜,成了我必须做的事。刚开始是父亲带我去,后来我就自己去。因为没有墓碑,每座坟墓都是一样的,我总害怕会祭拜错,还好一直都没出错。

如今,村民都搬迁去了村口,村子里越来越荒凉。后山的庄稼地也荒了好多年,坟墓却越来越多。

编辑:文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