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杜鹃花结缘,是十年前春末夏初的一次镇安木王之行,那一次长途“奔袭”,远藏在深山的红杜鹃让我的内心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憾。此后,柞水牛背梁、秦楚古道景点相继开发建成,“走秦楚古道、攀牛背主峰、赏高山杜鹃”成为景区旅游文化节目的重头戏,每到四、五月份,镇柞两县旅游部门都要举办高山杜鹃花节活动,采风摄影、登山比赛,看花游客络绎不绝, 把个幽静一冬的深山老林吵闹得沸沸扬扬。这些活动,也让我熟悉了牛背梁、秦楚古道路边的每一片杜鹃林,每一棵杜鹃树。
杜鹃又名映山红,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杜鹃花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 而高山杜鹃花则属于乔木,是杜鹃花中的绝尘仙子,她不同于城里人家养的那种娇小的盆栽杜鹃,她对生存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莽莽秦岭山中,她只生长在海拔2400米至2800米之间的高寒地带,与冷杉、红桦为伴,远离城市和村庄。每次登牛背梁或,都是我们观赏秦岭植物带分布图的过程,从羚牛谷中的野核桃到六尺岭的青岗木,从十八盘上面的红桦林到南天门附近的冷杉林、杜鹃林,再向上还有高山灌木丛、毛竹林直到牛背梁峰顶的草甸、冰川遗迹,一路走过秦岭植物界不同高度的“生活圈”感觉是越上往上走,植物的品种越是稀少,那生命躯体也越来越渺小,而我们对她们的存在也越是敬畏。
杜鹃花有多个品种,杜鹃鸟儿的叫声也不相同,有关杜鹃啼血的民间故事更是有好几个版本,如望帝 “子归”、“民贵”,杜二 “哥哥回来!哥哥回来!”等众说不一,其实这不同的声音源自不同的鸟儿,这些鸟儿都是杜鹃花开时节的林中主角,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个悽血的故事。
漫漫春夜,在空旷的乡下村庄,在被森林环绕的柞水县城,人们时常会突然听到几声“我儿错错…我儿错错…”,这貌似妇人语调缓慢的哀鸣之声,划破夜空的万籁寂静,将熟睡的中的人从幽梦中惊醒。你可以坚耳聆听,可越听越害怕,听得人心惊胆颤,毛骨悚然,我直觉认为这才是人们传说中的啼血杜鹃,我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有人管它叫“悔过鸟”。记得小时候,我们坐在道场边,一边听着院子前面那棵古树上的鸟叫,一边听着祖母给我们讲有关“悔过鸟”的故事,吓得晚上睡不着。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祖母给我们讲的这个因果报应的故事,让我们终生记得了做人一定要善良。
杜鹃花用她远绝红尘的立场向我们昭示着,保持高洁要付出怎样的牺牲。杜鹃鸟儿用她泣血的哀号向我们告诫着,选择善恶将得到怎样的后果。每一次登山看杜鹃花开,每一次夜晚 听到杜鹃鸟叫,我的心灵都得到一次深度净化。
冬雪埋青蕾,春开枝头俏。
游子竞相顾,贪她颜色好。
处高不畏寒,耐寂品自高。
谁解杜鹃魂,长夜滴血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