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庵寺村是柞水县下梁镇最远的一个村,距离柞水县城东南约18公里,因为地处偏远,至今,村里还保留着古老的农耕习俗和大量的文物古迹。其中,神秘的崖居、消失的古庙、传说中的公主墓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代代相传。
1983年,在一次文物普查中,市文物局在老庵寺沟道两侧的半山上发现了8处崖居,其中4处的建筑体系比较完整。这片崖居距离地面二三米高,走进洞门,还能看见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画。崖居内有多层,室室相通,疑似的厨房内修有储水池,墙上也有烟熏的痕迹,除此之外,洞内还有隐蔽的秘道。据当地村民讲,此地在唐宋年间,水量充沛,河道狭窄,沿河道建房不仅潮湿,还会担心雨季来时洪水侵袭,于是半山崖居就应运而生。后来,解放战争时,土匪占据了这几个山洞,解放军和土匪激战一个月,也无法攻克,后通过联系到土匪头子三姨太的一个朋友,使其将三姨太诱骗出洞擒获,这股土匪才连夜潜逃,一年后在河南被抓住。至今,崖居上有战争时留下的弹孔。
老庵寺村的第一书记李开东告诉记者,去年,老庵寺村在建广场时挖出了基石和大量残砖瓦砾,根据遗址判断和文史记载,很有可能是一片被毁的古代庙宇。据专家推断,早在唐朝早期,村里就有了寺庙与庵院,最多时,居住在这里的尼姑和僧人就达百人,那时,无论南来北往的客商,还是长安宫廷的达官显贵,都纷纷慕名前来烧香拜佛。专家考证,此庙大约毁于唐朝,极有可能是皇室所建。传说,老庵寺边牛头沟里的公主墓,就是为了纪念病死在进香途中的大唐公主而得名,遗憾的是,历经风霜雨雪和人为破坏,现在的公主墓已很难找寻到遗迹了。
除了崖居、古庙,村主任余方学还告诉记者,最早的秦楚古道中有一段就在本村,以前,镇安、山阳、凤镇等地的村民常通过这条山路去山外赶集,将木料等物资扛出去卖掉,再换些日常的小百货回来,要走1至3天才能到达,后因公路、村路等逐渐修通,这条路也就荒废了。余方学说,记事时,他还记得有骡帮通过这条路,运木料到长安的木材市场交易,上世纪80年代时,他也曾背着干粮走过古道。当时的路线是由牛犊沟经十八里阴沟至丰河街,翻过秦岭后,到蓝田汤峪,再往前走,就到终点长安引镇,总长150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