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生活——衣着服饰

作者: 来源: 2015-11-06 09:19:52

衣着服饰
  
  服饰是人的衣着与装饰的简称,包括得体的服装、鞋袜、伞帽、围巾、提包、发饰佩物等等。农家服饰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但更多的体现在与时俱进的品质和追求。
  “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柞水农家服饰状况的演进发展,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同社会的整体发展是同步的,它经历了一个由“陋到秀”的漫长演变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柞水地域、区位优势所带来的特殊机遇,让柞水服饰文化走在时代前沿,并得以充分展示。在古今内外传统与时尚的有机融合中,彰显出以农为本的柞水农家人新型的生活理念、品格气质和文化素养。
  概括而言,柞水农家服饰发展的总体趋势呈上升状态,在缓慢的生存起步中艰辛攀升。边远山区、河川乡镇间的差别也在逐步缩小。简要分析,柞水农家服饰发展演变过程基本情形大致如下:
  一是定居生存创业阶段的衣衫褴褛。据最新文物史料考据,柞水在史前6000年中,中南部就有人类活动。隋唐时期的柞水已是“终南奥区”。几经历史变迁,至清乾隆年间设“孝义厅”,民国初设柞水县,标志着柞水人口已初具规模。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生活极为艰辛,衣不蔽体的穷苦状况是可想而知了。
  二是养蚕种棉缫丝织布的自制缝纫。据史料记载,自唐朝中叶,凤凰镇、蔡玉窑地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栽桑养蚕。农户纺纱织布用的纺车、线拐、锭锤等工具也逐步齐全,穿戴的麻、丝绸、棉纺织物,都是农家妇女自制而成。
  三是兼购洋货相互融合的多元发展。柞水农家居民多是外来移民,自身带有外来服饰习俗特点,形成了柞水服饰多元化的特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贸集市出现,商品流通加快了服饰的更新演变。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出现过新的染布工艺,提高了服饰的质量档次。清末“洋务运动”之后,“洋布”之类的布料进入柞水民间生活领域。扩充的布料来源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使柞水服饰由土制自造到“土洋结合”。在相互融合中,促进了民间农家服饰的多元化发展。
  四是主购成品衣服的五彩缤纷。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柞水乡村逐步接受了由“量体裁衣”到“适体购衣”的服饰消费观念。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了小农经济的藩篱,农人们从繁重落后的纺线织布、人工裁缝中解放出来。他(她)们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花在兴业赚钱上,进而用挣来的钱在琳琅满目的服装市场选购自己称心如意的服饰。山区农家开始和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生活。他们穿着时尚的服装,用多姿多彩、文雅端庄的衣着,塑造从容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式农民形象,丰富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内涵。
  人们衣着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的经济文化,同时也影响着时代与民族的心理素养。人们过去将农村人称之为“穿草鞋的”,将城里人称之为“穿皮鞋的”,不仅反映的是城乡经济文化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折射出社会心理的失衡。如今,当你行走在乡间村落,西装革履、薄衣短裙的男女老幼随处可见,城乡之间的衣着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乡土布衣,缝补浆洗。早先,柞水农家普遍过着男耕女织的劳动生活。做衣服的布料,都是出自山民妇女们自耕自织之手。他们种棉花纺线织布、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尽管夜以继日,辛勤劳作,终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家口重的农家人,更是促膝见肘,难以为继。多少穷户人家,孩子光着屁股不得出门。多少当家的,没有像样的换洗衣服而很少外出做客。妇女们就更不用说了,难有色彩款式多样的发饰、首饰之奢望。那个年代,只要衣服御寒遮羞的基本作用能得到发挥就很不错了,何谈追求华美装饰。
  手工纺线织出的土布,缝制的衣服都很窄小,为了节省布料,有时还要用好些碎块布头拼接成形。做成的衣服,有的没有染料,就原色穿起来。孩子们的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还要留给老三穿,老三穿过不能扔,送给亲戚、邻居小孩接早穿。衣服破了不能扔,补了又补接着穿。
  其实补衣服也很有学问,农家妇女们也很讲究,尽量补得好好的,不能让在外的学生和当家的丈夫失了体面。补衣服时,首先得选好与衣服颜色、质地接近的布料,然后进行拼接。妇女在裁缝新衣时,有意将碎布块儿积攒起来留作日后补衣之用。二是要剪好块形,顺着线纱牵伸抚平,先用针线大脚敷住预钉,以免补缀中有所挪动。三是巧用针线补缀,针脚要密而不露痕迹,方为补衣妙法。当今时代,很少再有农家人补衣服,稍旧一点的衣服都弃之不穿。回想那些困难时期,人们老是感慨良多。善于家教的人们,还常讲讲过去的艰辛岁月,以告诫后生们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凤镇中学校志,选登了一位博士生导师在学生时代,穿条补着整齐大补丁裤子的照片,讲述了其艰苦奋斗、勤学上进的求知历程,以激励后生健康成长,可谓用心良苦。
  再说衣服的洗涤,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整个岁月中,经济落后的农村,很多人买不起肥皂。那时候最常用的洗涤材料是皂角。皂角树上结的果实,在七八月份成熟后变成黑红色,此时便可摘下来洗衣服除污垢。洗时,先把衣服浸湿,再把砸碎成沫的皂角粉带水抹在衣服上,在反复地揉搓中衣服会泛起白沫,放一边让其浸润一会儿(其实就是皂角与污垢的化学反应过程),再用木头棒槌翻边捶砸,捶捶洗洗,待皂角泡沫和脏水滤尽后,晾晒个半干,就可进入浆衣阶段了。
  水浆衣裳,先得备好浆汁。一般是用粗玉米颗粒煮出稀稀的汤汁,最好是玉米或白米干饭过滤的米汤水,晾个半温,把洗晒过半干的衣服放进浆汁盆内,反复揉搓,再稍微挤一挤。不可把浆汁水分挤得太干,以免衣服干后打皱。晾晒时,将衣服使劲抖开,使之伸展。晒到半干的时候,收取下来,折叠整齐,又用棒槌翻边轻捶,再晒,再叠,再晒,待完全干好了,收放家中以备穿用。这种原始的浆洗衣服方法,在当时算是较为科学实用的了。浆洗出的衣服平整、耐磨、结实,穿脏后还特别好洗,秽垢也容易清除。除了皂角外,也有用食火灰、碱石来洗涤衣物污垢的。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人们开始使用肥皂(俗称洋碱)洗衣服。七十年代以后,农家开始使用单缸洗衣机了。洗涤的原料是洗衣粉。随着科技的发展,洗衣机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双缸的、全自动的,品牌、种类繁多,彻底的解放了农村妇女劳动力。
  草鞋麻鞋,草帽蓑衣。先民在长期艰苦的劳动生活中,从光着脚丫开始,就思索解决穿鞋的问题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他们摸索出用稻草、葛麻(葛藤,刨除粗皮,捶揉,解成细条)和龙须草单用或混合制成草鞋和麻鞋的办法,来解决穿鞋子的问题。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很适用。形式上分为边耳子和满耳子两种。边耳子轻便通风,尤适合夏季穿;满耳子,便于用布和包谷壳裹脚,适宜冬季御寒保暖。
  初成年的孩子,穿这种鞋子,由于表面粗糙,免不了会磨破脚。长时间使用,脚部会磨出厚茧子,也就习惯了。穿草鞋既经济实惠,又防滑适用。无论是晴天雨地,农家草鞋最为实用。所以,山区农家老少,基本上个个都会制作,人人四季都穿。这种制鞋工具简陋,操作简单易学。打草鞋使用的工具由三件组合为一套:一是架放在条櫈上端的“草鞋耙子”,二是腰弓,三是刁棍刁板,还有一个小木锤。
  打草鞋的方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捶草、搓绳。将草泡湿捶软,先搓成指头粗的草绳,两头稍细,作鞋经。第二步,编鞋、栽耳。一根草绳折成双股,将回折的一头挂在腰弓上,先编草鞋的“软鼻子”,分出的两股在草鞋爬子的柱齿上绕回来,形成四股,再编“硬鼻子”(鞋头部分),然后编织鞋底,犹似船形。在编鞋底的过程中,在前掌、脚腰、后掌部的两边同时搓单股细绳“栽耳子”,前耳多,后耳次之,腰耳最少。后耳栽完就开始收后跟,经绳先由四股变为两股,最后合二为一,草绳绕缠为圆柱状(1寸5左右)。编织过程中,搓着草股,在四条经绳间上下翻叠,左右来回地编,每编一至二寸,就用刁棍和刁紧拍打一番。第三步,穿耳修整。草鞋编好之后,将鼻梁竖起弯回,将鞋后跟圆柱部分垂直竖起,穿上草鞋耳子,剪修茸毛,捶软,以便上脚。
  雨雪天气不能外出干活时,农家人就会在家编织草鞋,技术娴熟、手脚麻利者一天可打十数八双;农忙时节,见缝插针,随时可编。农人们风趣的说:“天晴砍下雨的柴,下雨打天晴的鞋”。
  更有趣的是,一家人用几个草鞋耙子,夫妻、兄妹同时比赛打起来。有老人边打边教小孩的,也有夫妻边打边唱“草鞋歌”的:“少年青青老年黄,敲敲打打配成双;送君千里终有别,到老抛在大路旁”。唱着唱着,眼泪就流了出来。这类情形,无异于困苦年代柞水农家生活中的一幅“忧乐图”。
  一位出身柞水农家,现年已花甲的老教师,曾痛苦地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小学时跟着母亲学打草鞋,换钱为父买药治病的情景,深情地写出这样的诗句:
  母亲教我打起草鞋唱起歌谣感激着
  这多情多义而终被抛弃的足下之物
  曾为父亲换过几多良药
  ……
  这苦涩的回忆,道出了柞水农家人对草鞋独有的深挚情怀。
  草帽和蓑衣是柞水农家人早年最常用的避雨工具。风里雨里,太阳雪霜,农家人都离不开草帽和蓑衣以作保护头身之用。
  草帽蓑衣就地取材编织,帽用麦桔编,衣用龙须草编。用材十分经济、普遍。在柞水山区,生长着大量小麦和龙须草,为编制草帽和蓑衣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编织草帽和蓑衣的技术工艺也比较简单。编草帽,先得把小麦秸杆掐掉节筋,水泡过后即可编织成一条长长的麦杆辫子,再用针线由小到大盘圈缝编而成。一顶草帽得用两三天时间织编。现在市场上见到的草帽,都是机器编织而成,很少有农妇再做这种纯手工艺的草帽。当今时代,这农家劳动者的头顶装饰,已经由草帽演变为各式单棉布帽、太阳帽、油伞、塑料花伞、折叠伞等等,不一而足。
  蓑衣是用龙须草编织的雨季披衣。雨天要上山放牛、下地干活,于是就创造出一种蓑衣来避雨御寒。一般与蓑衣相匹配的是头戴竹编的斗笠,编织细密光滑,利水快,遮雨的面积又大,特适宜雨中活动量不大时戴用。像放牛的牧童,赶鸟的老翁,也常是这副装扮。编织蓑衣,首先得精选出上好的龙须草,打湿微捶,自下而上,里面用草根部结网,草苗部依次压披。下雨时,雨水顺着蓑衣表层由上往下流淌,而里面却干爽暖和。蓑衣这奇异的实用功能,相当于今天的风衣雨衣加棉背心,功能兼备。今天,蓑衣虽然已不再适用,可民间仍有收藏。凤凰古镇的一处农家院内,就有不少游客来此披蓑衣存照留念,领略昔日柞水农家的生活风情,并特受外国客人的青睐。
  马褂满襟,洋布皮货。由于柞水地域人口主要是山西、河南、关中的西北移民以及湖广江南移民,生活、风俗习惯上都呈现出了不同地域的多元性,使柞水服饰呈现多样化发展。
  同时,在柞水农耕发展进程中,由于古骡马驿道的开通,东南部水运道路的开通,红岩寺、凤凰镇集市贸易率先建立,形成亦农亦商的农家生活格局。山中的皮纸、漆油、兽皮等特产外售或加工。山外的食盐、布匹等货物回运,在内外交流,互通有无中快速地催化了柞水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是农家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物质产品极不丰富的情况下,柞水农家人在穿戴上是没法多讲究的,他们大多沿袭祖上之风,得过且过。
  到了清末民初年间,民间盛行长袍马褂的时候,农家人也就简单地制作形似神离的仿制衣饰,多在年节、祭祀时穿用,以示郑重。平日依旧衣衫褴褛,破旧不堪。
  民国年间,农家耕田时,男夫因方便操作多穿短上衣,对襟开,腰缠草绳或布绺腰带,脚穿草鞋,膝盖以下的小腿及脚用布条包裹缠绕。家庭妇女仍穿满大襟,头缠纱帕,腰系围裙,裹小脚。男女都穿大腰大裆宽脚裤。
  农家服饰所采用的布料,除了自耕自织的土布以外,“洋布”的回运数量也愈来愈大,品种渐多。以“白洋漂”、“凡斯绫”最为常见。青壮年男子穿白衬衣,妇女着蓝上装在当时颇为时尚。老年人则多将山里自产的羊皮、兔皮、狐狸皮等皮货用麸皮、滑石粉削皮等土方法,自制成兽毛背心、皮袄和狗皮、狼皮褥子。由于技术落后,油污未能除尽,因而显得笨拙、粗糙,且易生腐虫。尽管如此,这土洋结合的服饰变化,实现了柞水服饰上质的飞跃。
  机织制服,时尚日新。共和国建立,山民们的服饰也在喜庆的生活舞台上闪亮登场。随着国营纺织业的发展,机织的布料源源不断地进入山区农村。柞水农家人在自织自制着对襟满大襟布纽扣式便衣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接受着机织布料做成的制服衣裤。在改革开放以前,这种情形,比关中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农民更普遍更显著地存在。制作的方法、形式更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一些裁缝师傅的传技授艺过程中,人们学会了用缝纫机裁作制服衣裳,大大地提高了制作速度和服装质量。那时农家男子着装多以黑白、灰白色为主,女子多选色泽艳丽的花布制作衣裳。凡斯绫、灯芯绒则是中年妇女的首选。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布质产品花样繁多,品种齐全,选购范围就越来越大。的卡、涤纶、晴纶、的确良、中长花呢等化纤品成了主要面料。当然,贫富的差别也是存在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极为困难的家庭,把从日本进口的化肥袋子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可再洗也洗不净袋子上印有“含氮量46%和日本株式会社”字样,交织在国人心中的是贫穷和耻辱相结合的无奈。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家用缝纫机开始普及,姑娘出嫁讲聘礼“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是少不了的。凡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都会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裁剪、缝制心仪的衣裳,大的村镇还开办缝纫店,不会使用缝纫机的中老年妇女是缝纫店的常客。八十年代,浙江、武汉等地的师傅在县城开办缝纫铺,定制衣服兼营卖布。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现代服装工业的超常发展,服装市场方兴未艾,花色品种档次令人目不暇接,款式变化日新日异,作坊式的缝纫店相形见拙,便改为销售成衣,而家用缝纫机也自然成了闲置物品。现在,无论男女老少,随时到商场挑选成衣,不仅经济方便,而且时尚新潮。
  针织刺绣,美容首饰。针织毛线丝线作衣服饰品是农家妇女必学的手工技艺。她们用竹签、铁丝签子、钩针织钩出各式各样的服饰用品。如毛衣毛裤、半身外套、帽子手套、鞋子袜子、枕巾、沙发垫背等等。
  一般而言,针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用签子织。有纯色单打、多色混织,有平针与双针、平纹与花纹,因爱好有别而形式各异。从服饰用品到孩童玩具,从手提包到家用的装饰品,种类繁多。二是用钩针钩,上世纪七十年代,钩物的用料,只有精线、毛线、棉线、膨体纱等,以后,毛线的质量更好,又有了冰丝线,光滑润泽而又结实耐用。钩出的外套、背心、披肩、纱巾等,款式新颖,色泽鲜艳,深受农村姑娘和媳妇们的酷爱。
  刺绣更是农家妇女高品雅致的细活儿,一般是姑娘家所为。首先在花绷上描红,拓出精美的图案,或牡丹,或竹菊,或双龙戏珠,或喜鹊登枝,刺绣出的花鸟虫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绣出的鸳鸯枕套,虎兔裢襟,让新婚夫妇的生活更加甜蜜温馨。近几十年来,虽然有了电脑刺绣制图、机器扎花,速度快、花样新,可还是远远比不上手工刺绣所独有的神韵。
  说起刺绣的技法,更是大有学问。刺绣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架绷刺绣。过去多用一种花架或花绷刺绣。花架为长方形木框,上下两层,布夹其中,适于刺绣尺幅宽大的绣品,如门帘。对于刺绣尺幅较小的绣品,一般使用圆花绷(用竹条固定成圆形),里外两层,中间夹布。特点是轻便灵巧,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进行剌绣。
  二类是粘布针绣。粘布针绣工序复杂,做工精细。必须注意三大环节:一要先剪出花样,用浆糊粘贴在布面上,然后用酒将各色颜料化成水涂花,最后用各色花线刺绣。二要会给丝线配色。色彩搭配,浓淡相宜,最为重要的是巧用过渡色。比如绣鱼儿,从头开始,先深色,再慢慢地浅色。绣花瓣,要根据花瓣颜色特点,里外深浅各异,灵活选色。三要注重针法。疏针法最为重要,即一针长、一针短,一种颜色先绣下来,再回过头来用另一种颜色丝线补缀前面的疏针空隙。像绣花鸟草虫都得用此针法。还有钩框架式的游针法、逐层交压的交针法都是刺绣工艺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在困苦的旧时代,人们饥寒交迫艰辛劳作,哪有美容观念可谈,更何况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家百姓们。当然,劳动人民也不是不懂得爱美,只是美梦不能成真而已。她们(他们)在劳动中摸索出好多简单易行、绿色天然的养颜之法,至今仍在沿用。比如她们用蜂蜜混合桃花瓣来涂面,以美容颜。久之,面色红润,白嫩如玉。她们用猪身上的“胰岛油”加棉花捶成团状,擦在脸上,皮肤就会显得细腻光滑。用艾叶、爬山虎、大蒜辫之类煎水,可洗除皮肤湿疹。用羊油烤敷手脚、耳面冻疮,也有很好的疗效。
  由于条件限制,人们洗发也很简单。捞青菜的绿色汤水,用来洗发,可使头发富有弹性和光泽。有了食碱和洗衣粉后,人们便把它们当作洗发剂。以后,随着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便有了香皂、洗发精等一系列产品相继出现。同时,现代美容美发技艺也愈加成熟。由吹风、焗油、染发、烫发,画眉、纹眉、烫睫毛,再到隆鼻、纹唇、割双眼皮,农家妇女们也都敢大胆尝试。她们对美的热切追求,标志着农村生活水平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早年妇女们的头饰比较单一,是用网子、扁簪、麻花针来装饰。
  网子   网头发的用具。用黑色粗径丝线织成胡椒粒大小的网眼,在网子周围穿一根长线绳,用来固定头发。盘好发髻后,用网子把头发裹起来即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姑娘在娘家时留的是长辫子,出嫁后梳头挽髻,一般不再留长辫子。
  扁簪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发饰。是把发髻挽好用丝网包住后,再用扁簪加以固定,以防头发散落,也可作装饰用。
  麻花针   插在头发上配合扁簪共用的一种发饰。这种首饰一头呈圆锥形,另一头镶有各式花形,多为银质。把头发梳好后,戴上网子别上扁簪,在四周插上麻花针点缀就算梳好头了。
  首饰是农村妇女的重要装饰品,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初,一般是姑娘出嫁时母亲送给女儿的嫁妆之一,有着传家纪念之意。还有就是男子送给恋人的定情物,自然显得十分珍贵。如手镯、耳环、项链、戒指、玉佩等等,一般是银质居多,金质较少。
  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条件好的农家,娶媳妇就得给女方买“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坠)。富裕人家还给买金手镯和白金首饰。经济条件差的,也得想办法最少买一件,不能让别人瞧不起。这也是一般农家人的社会心理。还有一种情况是,小孩也有佩戴首饰的习俗。周岁时,长辈送小孩的礼物一般是银质的长命锁,一面是“吉祥如意”,一面是“长命百岁”。也有送一对银质的小手镯。就连最穷困的人家,也要给小孩穿一串麦粒做成的小手链,戴在手上,以示关爱。逢年过节或过生日,就算是买个发卡、扯根红头绳也要把孩子装扮一下。首饰文化,在柞水农家的底蕴是相当深厚的。真诚、朴素,永远是主流。

编辑:文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