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生活——饮食饭菜

作者: 来源: 2015-11-06 09:16:11

  
  古往今来,衣食住行一直是农家生活的核心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家生活状况,既是构成县域农耕文化的基础,也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微观体现。它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也包括情趣享乐等精神生活。
  柞水县域内,在洪荒初开人烟伊始的年代,先民的饮食生活呈现出原始生态的清苦。早期进入柞水的先民,开发原始森林、大兴木厂,山货特产俱丰,虽居住简陋、交通不便,但用山货特产换来的粮食和日用品却能保丰衣足食。以后,随着大批移民迁来,生活陷入困境,他们吃着粗杂的粮食薯类、瓜果野菜,以充饥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清贫的生活。在水深火热当牛做马的旧中国时期,先民的饮食状况更是苦不堪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同样是柞水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地不辍劳作,仍是饥肠辘辘,食不裹腹,难以养家糊口。遇上荒年匪患,就得流浪乞讨,甚至卖儿卖女,客死他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了土地的主人,摆脱了剥削压迫,逐步走出缺粮挨饿的困境。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在党的富民政策关怀下,农家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化。
  
  饮食饭菜
    
  “民以食为天”,这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当代的柞水人,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生活迈进,首先,在饮食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从吃饱肚子到吃出营养,再到科学膳食吃出生命健康,这些都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先吃菜还是先喝酒”、“先吃水果还是先吃饭”、“先吃干的还是先喝汤”,这些细小环节在他们看来都是很重要的。就连烧开水、煮茶、冲茶这些小常识,也成为农家生活探究的学问。这些知识不断地被他们所掌握运用,在传统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中,优长兼收,愈加讲究。纵观柞水农家饮食文化主体,内涵丰富,具体形态特征十分明显。
  较为常见的农家饮食,及其制作方式如下:
  一是以粗粮玉米(包谷)为主,加上豆、薯混合制作的饭食,最常见的形式是玉米糊汤,再加上各种豆类、野菜、蔬菜而成为豆糊汤、菜糊汤、红薯洋芋糊汤。还有玉米蒸粉、蒸糕、饼子等。
  二是以小麦为主,做成面条、煎饼、馒头、烙馍(锅盔)、拌汤等常见主食。
  三是以大米制作的干饭、稀粥和发糕等形式的饭食。
  其它,还有大豆、蛮豆、红小豆、四季豆为主的豆类。大麦、荞麦、燕麦、高梁、小米,一般都作为主食的配料。
  这些常见主食的种植地域也是因地而别。高寒地区以燕麦、玉米、洋芋为主。半山区小麦、玉米并重。河道平川则种植水稻。但河川也有差别,社川河、金井河一带,位处东南,气候偏暖,雨量充沛,水稻、小麦产量相对较高。乾佑、营盘、蔡玉窑一带,因地处西北,气候偏寒,日照时间短,不利农作物生长,粮食产量普遍较低。这些客观因素自然造成柞水山民主食种类的倾向性差别。
  这些主食在制作方式和种类上,也有一个由粗到精、由单一到多元的渐进过程。人们在日常饮食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变换形式以适应口味与营养需求,继而不断提高制作水平和饮食质量。
  比如大豆(黄豆),它是农家最直接最普遍最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它的食用制品,花样繁多。常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豆酱、豆芽、豆皮子等,是农家自食和待客的上等菜肴。再比如荞麦,在做成荞麦面条、荞麦角等主食的基础上,还可打成凉粉食用,以清消暑热。主食玉米、小麦、大米制作出的饭食更是丰富多样,不一而足。诸如面条、稀饭、干饭、蒸馍、烙馍、发糕、点心、麻花、酥饺、饼子、八宝粥……等等。这里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由过去的单纯填饱肚子到食物原料合理搭配,以求营养全面均衡,达到科学膳食,有益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粗粮加工,一品多做。在长期的农家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对粮食的深加工,从而达到粗粮细作,提高了饮食质量。而且,一种粮食,通过精细加工制作后,可以做出形式多样的食品。比如,大豆、薯类、小麦、玉米、荞麦等等。
  小麦、玉米的深加工,是随着劳动工具的逐步改进而不断提高效率。早期,柞水农村一直沿袭石磨磨面的玉米、小麦加工方式。首先,将小麦、玉米淘净晒干,加工时,一人握住石磨磨拐前后移动身子脚步,使石磨上扇连续转动,另一人抓把原粮填入磨眼。磨完一遍,即用箩筛、米筛筛出面粉后再循环续作下一轮。筛出的小麦麸皮作饲料,提取的面粉可做成各种饮食制品。如把面粉泡湿,搅拌成糊状,蒸成发糕。或加水过滤多次,成为精粉,做成凉皮。或用玉米细面做成玉米丸、浆水鱼儿、饸饹片等多种花样食品。
  稻谷的深加工,早先是用石碓舂脱谷壳,出米。舂米的关键在于用拨碓铲的技巧,要掌握好碓头上下的节奏,恰到好处的利用时间差,一舂一翻中,碓窝里的米谷起伏流动,可免窝底米碎。踏碓的人,扭腰弹腿蹬脚,两脚轮换,长时间操作,可锻炼腿力,治疗关节炎。后来,发展到用石碾碾出米粒,脱出糠皮。大米除了做米饭、蒸米糕、煮稀饭之外,还能做成米酒(俗称醪糟),同样还可以打成米浆,制作凉皮、元宵、米饼等形味多异的食品。
  历史进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时期,出现了谷物脱皮机器、面粉粉碎机,只需将原粮往漏斗一倒,机器开动,皮粉分离,数百斤粮食很快就磨成面粉,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大豆是北方农业区主要的豆类产品之一,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极高。柞水县境内高山平川各个地区普遍都有种植。城乡农家居民、大小饭店都会制作和普遍食用大豆食品。这些食品中,豆腐是最基本最知名的豆类饮食产品。甚至有的店舖专卖大豆制品,有的食堂饭店专设“豆腐宴”。
  豆腐工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人类饮食文化发展进步的历程。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天仙配”的古老神话到“肩挑日月长街卖,手举乾坤昼夜研”的解缙卖豆腐传说,再到鲁迅先生“豆腐西施”的善意调侃,无不神奇地再现着豆腐的价值和魅力。
  豆腐的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工序也不是很复杂,可是非常的科学。在早期制作工具简陋的情况下,体力劳动仍旧繁重。制作步骤是:首先,将洗净的原豆用清水(冬用温水)浸泡3-5小时,泡胀后即用石磨研磨成糊状,加水稀释后,再用纱布制作的“包袱”过滤,将浆汁和豆渣分开。然后,把浆汁放入铁锅内煮沸,舀到大盆中点浆(浆水引子一般用酸菜水、石膏、卢汁等),点浆的技术高低决定着豆腐质地的老嫩,口感的差别,得适时适量,马虎不得。点过浆后,再用大盆或竹匍篮盖住,以待清浆。稍过时辰,浆水一清,块状豆腐花凝聚,便可装入木箱或竹筛内,用透水性强的豆腐布包包裹,上面压着重物,待挤干水分后,便可开包,刀切为块。于是,香喷喷的热豆腐就制作成了。而豆渣,一般用作饲料,困难时期,为渡饥荒,人亦食之。
  好多人喜欢趁热蘸着大蒜和油泼辣椒吃豆腐花,不过千万不能心急,一急就会烫了口唇和咽喉,正如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更有雅兴者,把酒举杯,就着豆腐吟诵诗文,还风趣地调侃着说,“有酒有豆腐,才有新诗篇。‘诗仙’今日在世矣!”还有好多人喜欢吃白菜煮豆腐,说这种生活,清贫得有营养,洁白得不升压(血压)。值得推崇的是柞水农家人采用“合二为一”的办法,创造性地制作出一种“菜豆腐”。具体做法是在点浆水前,把切好了的鲜嫩白菜或山野菜拌入豆浆中煮沸,其它程序与常规做法完全一样。当今时兴旅游热,凤凰古镇便发明一种“快餐豆腐”,有儿歌描摹其情形:“一小碟,十来片;举家游,人二三;挑着尝,用牙签;一边走,一边看,逍逍遥遥古镇转。”
  豆腐除了热调、水炖、油煎、煮汤、黄烙、清蒸等吃法以外,最常见的还有做豆腐干。这得先挑老一点的豆腐切成小块方丁,用卫生纸或纱布包裹放在冷火灰中腌一天多(冬季需两天),然后拿出洗净,放在太阳下晾至表皮发黄后,用调料卤煮。做好卤料是关键,锅中先放清油,文火中加入白砂糖,慢慢翻炒直到糖色变红起泡,才能倒水,同时放进五香大料、生姜蒜片,熬至半小时后,再放入豆腐块慢火煮至豆腐变为黑红色,即可捞出晾晒三五天。如法炮制的豆腐干,质地细腻、风味醇厚,凉调热炒当零嘴吃都不错。
  有了打浆机之后,喝豆浆、吃豆腐脑就更为方便,制作和吃法也更为讲究。比如打豆浆时放入五谷杂粮、芝麻花生米、橘子苹果等,不仅营养全面,口味会更好。制作豆腐脑则更为简单,把打好的豆浆蒸熟至膏状时加入香菜沫、熟花生米、芝麻、香油和调料水,吃起来滑嫩爽口,豆香诱人。
  豆酱(又称豆食)是柞水的特色豆制食品,它辛辣芳香,味道醇厚,是玉米糊汤、米饭、馒头、麦面摊软饼等主饭食的首选拌饭菜。
  它的制作工序虽不十分复杂,可也蛮有讲究,很有些技术含量,工艺优劣,决定质量高低。第一步:蒸煮。根据铁锅大小,决定用料多少。一般盛50斤水的锅,一次可以制作15斤左右的大豆。先把黄豆洗净泡胀,放进铁锅连蒸带煮至烂熟,一般需文火蒸煮10来个小时,水分干爽恰到好处即可。第二步:发酵。煮好以后,在熟豆上铺放一层艾叶黄蒿,上覆一层薄布,盖上锅盖。再用灶布将锅盖四周厚厚围实,然后在灶内放进微火(最好是硬木材或煤炭之类),面上覆盖一层薄灰,保持锅内温度20度左右,切记温度不可过高,更不能烧出明火,以免烧糊发酸。期间要微火不断,保持恒温2-3天,即可揭锅。待稍稍闻出一点臭味,面上附有一层薄薄的白蒙(白毛)时,即用锅铲在下面2-3寸处翻动,见到牵出白色丝状物时,表明发酵已经适中。掌握好发酵程度,是保证豆酱制作成功的关键。第三步:拌料。用辣椒粉、五香粉搅拌均匀,再用料酒烹熏后捂1-2天,放到太阳下晾晒至微干后喷洒一次白酒,再晒几天,便干爽而成。第四步:封存。将晾晒干了的豆酱存放于瓷缸坛里,用塑料布封口扎紧保存,经久耐吃而不变味。过段时间,可以晾晒一下,以免发霉变质。
  物有天性,制在宜时。豆酱制作的最佳时节,是在隆冬进九以后,这时做的豆酱口味香醇,不易腐坏。豆酱的吃法也是多样的,除了单一的蒸、炒外,还可加上韭菜、葱、蒜、腊肉一同炒食。
  豆腐制品中,有一种食品“闻起来微臭,吃起来好香”的特殊豆制品,它的名字就叫“豆腐乳”。它有很广的食用价值,在糊汤、米饭、馒头的主食中,最为常用。它辛辣奇香、开胃和脾,能增强食欲,是农家的拿手好菜,常备佳肴。它的制作方法是:先把豆腐切成小小的方丁,用纱布或卫生纸包裹严实,放入火灶燃尽的草木灰中腌1-2天,滤出水分后,洗净,放入锅中稍煮一二滚,捞出,晾干,然后,装入瓷盆,蒙上一层薄布,放进温度20度左右的铁锅内,用厚棉布盖实,让其发酵,5-7天后,开锅。见其表面蒙上一层较厚的白蒙(白毛),挑开盆中,可见牵起的白丝,表明发酵适中。最后,用辣椒粉、五香大料粉、料酒将一块块小豆腐裹拌均匀,放进瓷坛压实,再喷洒一层白酒,用塑料袋将坛口封实。数日后即可食用。可以单食其成品,也可将其再加工以食用。比如,加上动植物油与鸡蛋、香椿芽等放入锅内同米饭一起蒸,其味香醇可口、余香绵绵,风味独特。
  柞水山民的食油来源,一方面来自家养的家禽家畜,主要是猪油、羊油和牛油。前者性凉,后者性热。另一方面来源于植物油。油料的加工,自然成了农家生活中的一项生产内容。在早先困难时期,用漆树籽榨油,是农家最经济最实用的食油办法。摊软饼,用漆油好利铁锅。把它烧煎,可以炸出好多油炸食品,算是农家食用和招待客人最好的佳肴。特别是山沟、高寒地区最为普遍。俗话说,“漆油疙瘩洋姜酒,农家待客是上品”,便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
  半高山、平川地区大豆、核桃、蓖麻、芝麻、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占据的比重最大,榨出的油,清亮香醇、营养丰富,出油率高。困难时期,农家人一般舍不得自己吃,多是待客、出售或作礼品之用。现在日子好过了,再也看不到农家食用漆油了。
  榨油机的发明,替代了旧式人工压榨的笨拙方法。现在榨油方法简单,先把油料用微火炒得噼叭作响至大半熟时舀出,趁热倒进榨油机,开动机器,油与渣自然分离出来。油渣既可作为家禽的次饲料,也是庄稼、花木上等的肥料。
  外出干粮,便捷适用。在饮食中,农家有一个特殊的食品形式叫做“干粮”。在农家远距离外出劳作活动时,经常出现饮食不便的情形,因此而耽误行程时间,人们便想出了携带“干粮”的办法,以解决旅途之饥。干粮制做的方式与具备的条件是:一要携带方便,二得耐渴耐饥,三是不易变质。常见的干粮种类有:
  红薯柿子   人们常用红薯、柿子作为干粮,蒸熟或生吃的红薯可以耐饥止渴。柿子属木质果实,性暖味甘,除生津止渴外,尤宜于秋冬凉寒季节外带食用,既解渴,又暖脾胃。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农民集体劳动,中午不回家,没有主粮吃,带上红薯、柿子便是午餐了。
  馒头甜饼    蒸馒头做干粮。用小麦面粉做的主食特别耐饥,其中,馒头不含盐分,自然会少喝水,解决了外出饮水不便的问题。也可用糖做成甜饼,既耐饥又能缓解口渴。困难时期,无糖可用,人们便将红薯、柿子和入面粉中,作为甜食干粮。
  包谷糕饼   用包谷面加糖发酵蒸成发糕,味道甜里带酸,松软可口。把包谷面用开水烫熟,加入韭菜、花椒叶等佐料,烤(烙)成薄饼,又香又脆。用这些方法制作出的干粮,既美味营养,又不易变质,更便于携带。
  包谷花    把玉米爆炒使其表面炸开成花,干爽轻巧,携带方便,特别适宜远途劳作中食用。在玉米中加入大豆混炒出的包谷花,更是香脆可口。旧时期,人们运输货物全靠肩挑背驮,特别辛苦。星晨上路,戴月进店,在这种情形下,包谷花、炒黄豆最能派上用场。它身轻易带,耐饥易食,随手抓把放入嘴中,不误劳作或行程。它功效奇特,生津止渴,又富有蛋白营养。细嚼慢咽中口生津液,韵味悠长。它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充饥的基础上,可以饮喝冷泉水止渴,是旅途劳顿中解决饥渴的最好干粮。只是,别忘了随身带上大蒜,喝生水时吃上几颗,就不会“闹肚子”了。
  乳品糕点   历史进入新的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农家生活质量快速提升。人们外出活动乘车坐船、坐飞机时,随身携带的“干粮”自然都有了新的品牌。各类名目繁多的乳品糕点,既营养丰富,又安全卫生。好多离家寄宿在校学习的农民学子们,由原来困难时期背个小挎篮装着玉米面、柿饼红薯作干粮的情形已见不到了。今天的酸奶、巧克力、“好吃点”等已成为他们的日常早餐、零食。“干粮”也随之消失。
  酸菜腌菜,腊肉制作。为了食用方便,变换口味,农家在吃青鲜蔬菜与鲜活肉类的同时,经过长期生活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特殊的制作保存菜肴的经验和方法。
  捞酸菜    把洗净切好的鲜菜,放入开水锅里烧烫至半熟后,放入缸坛内,把做好的酸菜引子(用面粉和水搅拌成稀水样后烧开)倒进缸内即可。这种制作方法俗称“捞酸菜”。捞好的酸菜,每天得用干净不带油渍的锅铲、竹筷搅一搅,可以保酸保鲜,不变味儿。再过三五天,还得把原有的酸汤舀出一小半,再添进新鲜的面汤或加入做米饭时过滤出的米汤水,酸菜味儿就会一直很新鲜,久搁不坏。捞酸菜的原料,有野油菜、莲花白粗叶、萝卜缨(叶)子、雪里红、芥菜及各种山野菜均可。现在捞的酸菜,不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菜,而且是做酸菜鱼、洋芋糍粑最好的首选汤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酸菜的价值品味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腌菜   把准备腌制的鲜菜摘净洗净,晾干水分后再切细。切菜很有讲究,有的喜粗,有的爱细,形状不一。比如白菜、莲花白,可以切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细如丝状,粗可一寸。常规做法是,在切好的菜中放进盐、辣椒丝、生姜片(末)、大蒜切片或整蒜、胡萝卜丝等,搅拌均匀后装进菜坛子,再用石头压实。待三两天后,菜汁大量溢出时,把溢出的菜汁重新回填进去,再用重物压上,这样腌菜就做好了。还有的干脆在缸底放上整棵的莲花白,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儿,用来下酒是最好不过的了。腌芥菜的方法和莲花白相似,只是腌的时间稍长一些,一个月后才可以吃。用它炒、蒸新鲜大肉、腊肉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美味佳肴”了。做辣椒酱也是很有讲究的。把辣椒洗净,控干水分后剁碎,里面放些削过皮的莲花白梗茎、黄豆、花生米,胡萝卜丁、大蒜等,这样辣椒酱就做好了。腌辣椒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辣椒切成丝状,与韭菜等混合腌制,加入调料、大蒜、大豆等,可作为配菜与多种饭食同吃。还有把大蒜、辣椒、韭菜、香椿单独腌制的,可依据不同的口味来做。农家有一种成品菜的名字叫做“干腌菜”,它是在春后“出九”,把未吃完的腌菜连菜带汁放入锅内蒸煮,控干水分阴凉干爽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做菜时,把肉炒出油后,将微泡过的干腌菜倒入其中翻炒,让油充分浸入,菜会更香,肉肥而不腻。或是把菜和肉混合在一起蒸,这也是农家大宴宾客、吃米饭或馒头时少不了的一道常规佳肴。
  烟熏腊肉   烟熏腊肉是柞水农家最为驰名的特色肉食,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食品。制作工艺被当地人们世代传承,备受外来游客青睐。食用、畅销的双重功能,日益显现出来。
  它的制作步骤分为腌肉、熏肉两个环节。腌肉是有好多学问的,把握不好,会影响质量。一是要选好时机和上好的肉块,在冬季进九之后开始腌制。这时腌的肉不易变质生虫,味儿特香。所选的肉块,一般以肥肉为主,兼带瘦肉,需剔除腿部的骨头,以免日后容易生虫。二是掌握好盐和调料的比例,一百斤鲜肉4斤盐,多则太咸,少则味淡,又容易生虫。需用辣椒面半斤,花椒、生姜粉各一包。三是腌制方法到位,出缸适时。将盐和调料搅拌均匀,然后用手把调料抹在肉块上。肉皮处,要用手掌反复搓揉,使调料均匀渗入。最后把肉块码放到大盆或瓦缸中,压实,盖严,待十天半月后,即可出缸。
  熏肉的方法是,先将出缸的腌肉,放到太阳底下晾晒1-2天,待血水流尽,肉皮干爽之后,开始烟熏。将腌肉集中吊挂起来,离地3尺,四周用苇席围住,顶部用物遮盖,然后在吊着的肉下面燃起浓烟,慢慢熏着。不可有明火,以免烧糊了肉体。熏肉的上等燃料,当然是带香味儿的锯末或带叶的鲜柏树枝丫。用它们熏出来的肉,才算是地地道道的柞水熏腊肉。熏好的腊肉,颜色黑里透红,味道绵远奇香。这是一种带专业性的熏法,实用于大量销售或餐馆使用。早期,一般农家自食的腊肉,大都是在茅草屋的火炉上、灶头上悬空而挂,这些腊肉经过长时间的自然烟熏,外表黄褐,里面深红,吃起来味道更是醇厚地道。这种自然熏法,现今已不太多见。
  窖蓬蔬菜    在解决蔬菜冬贮的问题上,农家人想出了好多行之有效的储藏办法。诸如,用挖土窖的办法,把萝卜、洋芋、红薯冬藏起来,待开年食用。一般是在农户家中或土质坚硬的坡地上打出土窖用来储藏红薯、洋芋等。这种土窖使用时间长,安全牢固,深度在一丈以下,便于保暖。打窑时先打竖井,下去以后,根据藏量旁开若干子洞用于贮存薯类,也可存放其它果实、蔬菜。待来年需用时,可把窖内壁土轻轻铲去一层,形似新挖一般,可防薯烂。窖门需留有小气孔,以便排除窖内浊气,既通风,又御寒。至于萝卜、洋芋等薯类,可以在平地中临时挖个二尺左右深的土坑,上下和四周放上包谷杆、麦草之类保暖,面上覆盖一层干草和厚厚的泥土即可。冬青菜的保暖方法更为科学便利。旧时,人们常用包谷杆厚厚的封盖,有了塑料薄膜后,人们将大块的塑料布拉成蓬状,将菜笼罩其中,四周留些漏洞,以便通风,既不会冻坏,也不会腐烂,保证寒冬春节期间蔬菜新鲜,随时都可食用。这是农家土洋结合,储藏冬菜的最好方法。
  野生采集    采集野生植物的叶果,也是山区农家解决人畜食料的一种主要方式。
  一是找野菜,山中春、夏、秋三季翠绿,各种野菜适时而生,以供农家采食。一般的野菜,诸如槐花、韭菜、灰条汗、野油菜、刺刺芽、兔儿叶(滕叶)、大叶金银花、苦妈菜(蒲公英)等,既能凉调拌饭,也能掺和做成主食。如用槐花与玉米面和拌蒸作蒸粉子,别有风味。用兔儿叶(滕叶)搅糊汤、烩面,是困难时期的家常饭。用神仙叶子打出的神仙豆腐,成了山乡现代生活中的上等美味佳肴。
  二是打猪草,凡是无毒的野草树叶都能做家养畜禽的饲料。春夏季节,把采摘的新鲜草叶,用水洗净,剁碎,可用来喂猪、养羊。冬季,则把干枯的草叶晒干,用梿枷打烂或用机器粉碎成糠以作越冬饲料。
  三是采撷野生花叶根茎,作为药用饮料。如莲子、菊花、枇杷叶、丹参根、山楂、百合花、沙参、麦冬、天门冬等等,都是天然野生植物,既可以入药,又可以作茶。还有漫山遍野的各类中药材和核桃、板栗、桃杏、柿子等果实,也是当地山区对外销售的主要特色产品之一。
  农家宴席,人情礼往。农村生活中,免不了婚丧嫁娶、乔迁祝寿之类的大繁小事。远近客人前来做客,农家主人就会满腔热情地设宴款待。这时候,农家宴席上饭菜的丰盛程度,足以显示农户生活家境变化的状况。
  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家宴所显示的生活水平是大不相同的。在旧社会生活极为困难的日子里,农户家来了客人,主人一般就用打荷包蛋、吃腊肉包谷干饭、下鸡蛋臊子面来款待,算是竭尽全力以诚相待了。
  后来,发展到炒四个盘子(两荤两素)、喝烧酒(包谷酒、柿子酒、甘蔗酒等)。一般有肉、鸡蛋、洋芋丝、粉条之类。
  再后来,生活条件好些的川道人家,就带头兴起八大件子(四荤四素的盘子、大碗)加上八个小顶盘,主食为炒肉吃白米饭,步入农家宴的正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农家待客基本沿袭“八大件子”的设宴习俗,在此基础上,添加热、凉大盘,鸡鸭鱼肉和野味佳肴。传统的“十三花”“三点水”“三台席”花样繁多、耗时费事,现已不多见。宴席上,酒水饮料的档次也在不断上升,从旧时农家的自制酒到瓶子酒,再到橙汁、酸奶、可乐等饮料,无不显示出农家生活水平档次日渐提高。
  近些年来,农家宴的设制,强化了健康观念,野生的绿色食品频频上席。如自种的绿色菜肴、自制的豆芽豆腐、野生的木耳、香菇、香椿、黄花倍受青睐。肉食、主食数量逐渐减少。喜欢吃酸菜豆腐丁洋芋拌汤、薄面片这类调和饭的人越来越多,这种饮食形式的转变说明了农家的饮食观念已发生变化,“饮食文化”正在被柞水农家人所掌握运用,创新发展。
  柞水农家人平日饮食以米面为主,形式比较简单。但是,逢年过节就颇为讲究。比如,大年三十晚上,必食米饭席面庆团圆;大年初一,必吃饺子过新年;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在近几十年中,饭菜质量也越来越讲究,“四菜一汤”、小饮对酌算是极为平常了。
  柞水农家的人情往来非常讲究,礼数愈来愈多,礼品档次也愈来愈高。结婚生子、盖房搬迁、晋升职务、升学当兵、老人过世、过生日等等,都少不了携礼祝贺。起初,由送五毛钱、一元钱“参份子”的,到送几升包谷、小麦,甘蔗酒的,再到送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直到今天没有百元不出手的礼数,沾亲带故的就送的更多。外甥结婚,舅家没有千儿八百是不成礼的。平常年节、贺寿、探病之类的礼品,也由点心糖果演变为送“脑白金”、绿色食品等有益身心健康的礼品。城镇乡村的差距也越来越小,送礼和待客档次也在逐步上升。
 

编辑:文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