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居户过日子,其生活环境的优劣状况,不仅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它包括农家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准、生活方式、勤朴程度、经济能力等方面。因此。当你进入一农家小院,环顾房前屋后及房舍内外,扑面而来的第一印象便可推断这家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如果再深入一点,“富裕程度看灶房,文明程度看厕所”,就更能印证你的判断了。
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柞水农家在世代更替中不断发展进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居室内外的一些重要设施和功能区域进行革新改造。
一是改灶。以前,贫苦时代烧饭是将铁锅支在三个石头上,下面烧火四处冒烟,熏得人直流眼泪。这就是俗话说的“三个石头支个锅”,穷到不能再穷的地步了。
后来,人们在家中小拐角处搭起容得下一口锅的挨墙小土灶。用泥土筑一四方形的土台子,在土台中间挖一个洞,侧面再挖一个五寸见方的灶门,烧出的火焰不再四处散热,冒烟处也较为集中,较前进步了好多。这种灶,人们叫它“闷灶”,出烟不好,又特别费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农户们就采取了安烟囱的办法,解决出烟不利的问题。再后来,又发明了节能烟囱,用一张纸堵住灶门,烟就“呼呼呼”随着烟囱飘出灶房之外,既免受了烟熏之苦,又节省了柴禾。现在,好多农户还用这种灶做饭,并且将灶台、灶身搪成水泥光面,有的还贴上洁白的瓷砖片,很是卫生。以前老式土灶过几年就要打掉重建,一是因为灶洞墙泥烧焦脱落,内堂大就费柴;二是陈灶土肥,可做农作物的上等肥料。现在条件好的农户大多用上了现代化的厨房灶具,电冰箱、电饭煲、微波炉、沼气灶、煤气灶都派上了用场。老式土灶将随着农家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而逐渐被淘汰,完全退出农家生活的历史舞台是必然趋势。
二是改厕。改造厕所,也是提高农家人生活质量的一项内容。早年的农家厕所,一般只是在地下挖个坑,上面搭个石条或木板,人称“炸弹坑”,四面用石板或柴笆之类围堵一下即成。后来,在土坑四周打起土墙,上面架几根短小木椽,编排树枝抹泥撒瓦,或直接盖上石板,结构极为简陋。现在,修在户外的厕所,整洁漂亮,有斜槽溜池,也有水冲式的,有的还在旁边盖有浴室,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盖楼房也像城市一样,厕所修进了楼内。它同城里一样,也拥有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卫生间”。说明农家人也同城里人一样过上了现代化的美好生活。而且,卫生间的空气要比城里清新的多,这个优势,城里是没法比的。
三是改变床榻。早年,农家的床榻,最为普遍的是盘土炕,冬季靠烧火暖炕。
当人们生活富裕起来以后,取暖方式逐渐增多,木床便取代了土炕。烧土炕睡觉,与其说是传统习俗,还不如说是生活水平落后。那时,土炕铺上稻草或麦秸,上铺芦苇编织的凉席便可睡觉。以后发展为用木床。简易的木床就是在两只长木凳上架起床板,可任意支撑在房屋的某个角落。好的木床叫板床,它靠四角隼套成床框,中间打铆钉木条,以固定为床。床头上面可以雕刻花纹,里面张挂绸帐,很是实用耐看。这样的床,造型美观大方,早期为富户人家所用,以后相当普遍。
进入现代化时期,农村居民大多都买起了席梦思床,用上了四件套(双枕套、被套、床单),过上了近似城里人的生活。
农家居住的装饰美化。旧时代,农家居住简陋,只要有个容身之处就心满意足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只能是把家什摆放整齐一些而已。随着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户们也有了装饰美的居住理念,千方百计地竟相打扮自己的居室。
就室内摆设而言,早年的柞水农家,一般的讲究是:堂屋正墙上设有香火台,大户人家放着木盒盛装着的家谱。中间红纸写着“天地君亲师位”两边写着对联,内容不一,主旨都是家族兴旺、香火永继之类。
香火下摆着一张抽腰八仙大桌,两边放一对麻杆木椅。房室内紧贴里墙摆床铺,窗下摆条桌,墙角放农耕工具。这是一般农家最基本的摆设要求。后来,堂屋上墙贴“五福庆寿”“松鹤延年”之类的中堂画,侧面墙上镶嵌一面大镜子,四周摆放彩电、冰箱、沙发、橱柜、茶几等等,还有盆景、鱼缸之类。条件好的农家,连居室中也少不了梳妆台、穿衣镜,甚至铺上了红色地毯。
在居室的装饰中,农户特别注重装饰好孩子们学习用的书房。电脑桌的摆放、台灯的光色、书架书柜的安装,都要显出宁静而温馨的淡绿、浅黄色调,适合学习和用脑用眼的健康环保要求。
门和窗户是房屋的眼睛,它们的装饰也是农家人特别关注的事情。早年的门窗,都是用柴棍做成。后来发展到用木板、木条子制作。条件好的在木窗上绘制形状各异的花色图案,如抬头见喜、莲鱼团年、福寿禄、松竹梅等,并用土漆刷染。窗子开始用纸糊,后来装成玻璃。大门正上方一般贴秦琼、敬德之类的门神。选择做门的板子也很有讲究,多用三桃、榆树、桫椤树之类象征吉祥的树木来做。
现在,农家所做的窗户,已经由初期的钢筋栏栅木窗换成铝合金推拉窗。很多居户的楼房将大门做成铁门,配制铁艺图案,集坚固美观于一身。楼房的大门一般高3米,宽2.8米左右,很是气派。房内居室的木门,都兴起里外带框包装、光泽油亮的烤漆门。
农家的用水,从早年的涝池窖水、天然雨水、川溪流水、潭池井水到普遍使用自来水,洁净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入千家万户,人们用它来泡茶酿酒、洗衣做饭……
还得说说薪火进化问题。新农村的美好生活,火也是文明进化的见证。早先,农家生火做饭,象古诗所咏:“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树枝、茅草蒿、包谷杆、麦草、稻草都是农家生火的燃料。浓烟四处弥漫,呛得人流着泪水不停地咳嗽。农家妇女们常说:“做一顿饭,不知道要流多少眼泪。”
现在,农户们用上了煤气灶、电饼铛、电饭锅,只是不习惯用电饭锅做米饭,因为做出的米饭没有锅巴,不如铁锅做出的香。
烤火取暖的问题。从在火炉里烧柴,到火盆烤木炭,再到烧煤,烤电暖器、用电褥子,安装空调,愈来愈简便舒适了。
由点桐油灯到烧漆油蜡烛,由点煤油罩子灯,再到各式电灯,农家人无处不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房屋门前的道场,也是农家人活动的重要场地。以前多是垃圾粪堆场、养猪养鸡场。现在,猪圈鸡笼各有处所,宽敞明亮、洁净卫生。院中多植苹果、葡萄、樱桃等果树,有的则种植牡丹、榆树象征富贵有余。竹、菊、桂花、腊梅也都是农家小院里的普通树种。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追求着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农家生活——生活环境
作者: 来源: 2015-09-06 08:55:22
标签:生活 环境 农家
编辑:文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