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私学官学

作者: 来源: 2015-09-06 08:49:37

纵观柞水地域文化发展渊源,历史悠久。凤凰镇桃源村高塬遗址,文化内涵属于仰韶、龙山时期,距今已有6000余年;下梁镇金盆村窑沟口遗址,属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唐太宗李世民与白居易、贾岛等历史名人在柞水地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清代地方官吏倡导教育,创建安业书院,进而民间文化教育逐步兴起,私学官学和民间文化活动相得益彰。
  
  私学官学
  
  在历史长河中,柞水春秋时属楚地,黄老道教的渊源也在楚地,先民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着道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老子、庄子的教化,秦岭南麓的先民属楚民,楚民尊崇祖先、注重礼仪、忠于领袖、效忠皇帝,注重耕读传家;如今,在柞水许多农家的香火匾上,还能看到“耕读传家”的字样。柞水的先民看重耕读,视耕田可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崇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的思想,在柞水的先民中流传深广,潜入先民之心已经很久远了,这也是柞水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柞水的先民中,“读”,“初志在取科第”以光宗耀祖,先民中不乏一些智力超群的穷家子弟,但苦于没有经济能力求取功名,一些富人家的孩子,有经济能力但没有求取功名的志向,这可能也是柞水先民,历史上求得功名少的原因之一,但却始终把“耕读传家”作为“家训”、“祖训”,传承至今。
  “耕”在柞水来讲,在历史的长河里,仅限于刀耕火种、开荒撒种、广种薄收的原始劳作上,加之,柞水属“莽林之地”,又是仅有“半分田”的“不堪行”的地方,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土地处在私有化的阶段,大部分人靠租地、当长工、打短工来维持生计;除此之外,就是进山伐木、烧炭,拉竹麻、挖药材、做枋板;有力气的靠肩挑背扛,在古道上当起驮货物的脚夫。
  “读”对柞水来说,主要体现在私学和官学方面,而柞水的私学与官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并存而又绵延不断的融为一体。就柞水的历史来看,无论私学官学,起步较晚,比孔子办学晚了一千八百多年,从收集起来的资料看,柞水的教育也是极其落后的。
  迄今能够可考的有:清代丰北河人祝桂林(1753-1830)自幼好学,学识尤深,品行端正。18岁始任教读,对教学领会颇深,“以误人子弟为诫”,对学生因材施教,语导为先,从不动用戒尺,以情感动人。对贫寒子弟施以饭食衣物。乾隆五十一年(1786)祝桂林教读声名远扬,上门拜师求读的人很多。四川知县胡子才、山西知县刘思忠挑选教谕,厚禄相邀,祝桂林以“孝义地僻人稀,人才奇缺,我若弃乡而去,遗恨终生”婉拒。
  红庙河农民余国才(1725-1806)于清嘉庆九年(1804)请设义学,首捐纹银4000余两,全厅商户、农户在其感召下捐银3000多两,次年秋增设义学5处。红岩寺监生石步吉,于道光五年(1825)捐10石课土地,设立义学,让贫家子弟入学,这是了不起的壮举。
  李斌,祖籍湖北京山人,姓李名山长,字狄门,随先父迁居镇安县社川河菜籽沟口柏树梁下定居。李狄门少年时,聪敏好学。曾拜于皖江名士丁肖楼先生为师,攻读八年,二十岁进入乡学,旋食贡生,应汪述斋先生之聘,于清代道光乙未年在李家砭柏树梁下,成立“安业书院”,开馆育人。李斌教学严谨,德治并重,因才教育,无论贫富,束修不计,执教40多年,培养贡生、举人七十多人。至今能查到记载的有:道光进士镇安县的宴安兰、社川河的党步衢、党步赢;举人汪淮南、陈栋;禀生、孝廉方正汪祖恩、汪祖桂;宽坪的禀生、贡生金由霖、金凤鸣;痒生金由贵;镇安的进士李垂街,贡生何士金等。道光三十年其子李大怀中举,授修职郎。后有数名贡生、举人为李斌立有德望、德教碑。
  清嘉庆八年前,柞水境内只有5处私塾,读书之人不过15人。嘉庆九年读书人上升到23人。道光六年同知云麟创建义川书院,这是地方官员与民众共同出资办学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视为私学或义学;道光七年,同知钟学渠捐资续修义川书院,后毁废;在这之后的40年间,再也查找不出有关私学义学方面的记载了。直至1867年,同知侯鸣珂又捐奉银并募捐银两,创建官办学馆,每月初一、十五侯鸣珂亲到学馆讲学;光绪六年在厅城北关、城内中街各设义学一所。到光绪十五年,创立县城南街崇实学堂,后到光绪三十一年将其改为高等小学堂,在民国元年,将县城南街高等小学堂又改为县立高级小学。民国二年,分别在九间房中庙台、七坪栗园塘、蔡玉窑、东川、太白庙各建保立初小一所。
  民国期间,柞水的官学有了较快的发展。
  凤镇小学创办于民国十七年,校址在凤凰山西侧郑家沟口康家院子。创办人为康明扬。学校原名为镇安县第五高级小学。经康明扬多方奔走,筹募银两购买丰园号街房一院,共15间开设了小学一、二、三、四年级,改名为镇安县凤凰镇完全小学,后在校址东侧建三层楼房,新增教室5间,教师灶房4间。在校内特立一碑,碑文曰:“夫国家以有人才者兴,以无人才者衰。”
  马家台七县民团总司令徐斌俞,于1922年在钟山鼓上兴办了“洋学堂”。这是“五四”运动后出现的新文化运动现象,从商县、丹凤、洛南请来教书先生,建成新校舍,汇聚了曹坪方圆几十里的富裕子弟三四十人,分大、小两个班,分别开设了国文、算术、天文、历史、体育、音乐课。
  民国二十六年(1937),周隆章在张家坪漫坦坡新屋场办起了私塾,民国二十九年(1940),改为国民小学,将校址迁至娘娘庙,后来命名为张家坪小学。
  民国二十九年,县设立孝悌乡(今蔡玉窑)中心国民小学,吴宜翰任校长。吴宜翰在无校舍、无教师、无建校经费的情况下,将地方士绅蔡家勤办的私塾改成临时公教,教师工资每月162斤包谷,先后聘请了红石的陈时夏、柞水县城的刘宗正、刘绍堂、沙坪的王金榜、曹坪的杜登榜、商县的王荫明、房辅龄、屈维江,渭南的剡汝钧,南阳的鲁宏曦等,辐射面达到租子川保、丰家河保、北河保、银碗、窑镇、红岩寺、红石,学生竟达一百二十多名。
  学生多、学校小、条件差、困难大,吴宜翰倾家办学,感动一方,乡绅带头,民众相助,有钱给钱,无钱出工,出物。历尽艰难,终于在1943年底将新校落成。校舍共十一间两层,配备了桌凳一百多套,五、六年级的课桌还带桌斗,学生厨房三大间。 “民国三十二年(1943)十月十日全县举行音乐、体育运动会……孝悌乡中心国民小学和九间房分校《团体操》成绩为全县第一。” 吴宜翰校长被省提拔为安康县长,还未上任因病不幸谢世,柞水县长史恒信亲笔写挽联“柞水不幸失世臂,终南何处招魂回”。
  在偏远的地方设立公校,是极其不易的一件大事,同时期先后设立的公办小学有城内南街高小、夜珠坪高小、太白庙高小、九间房宽沟口高小、凤凰嘴高小和红岩寺初小、曹坪初小、丰河初小、磨沟初小、财神庙初小、大湾初小、狮子沟初小、大耳树初小、霍家台初小、东川初小等5所完小和10所初级小学。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县共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8所,初级小学46所,境内有初中学生130人,高小学生50名,初小学生873名。
  历史上,限于柞水学校稀少,有立志求学的富家子弟涉读于西安、长安、蓝田、商州、安康、洛阳等地,取得功名后投身社会也不乏其人。
  柞水大部分先民是从湖北、湖南、安徽等地迁徙而来。私塾是在迁徙居,家族发展壮大起来后,解决家族子弟就学而设立的。如康家私塾就是一例。据考:清乾隆初年(约1740年),湖北康氏宗族一支迁居今凤凰镇。康氏族人永盛公在兴商繁、建凤凰嘴街的同时,兴办了凤凰嘴街第一家私塾。主要收康姓子弟入私塾读书,后来也接收少数外姓子弟就读,聘请塾师授课,有固定的校舍和必要的设备。这也算得上是最早的家族式私塾。随着凤凰嘴街的兴建,人口大量增加,青少年人数增多,私塾逐步发展起来。在凤凰嘴街及其周边先后兴办起的私塾有孟家、党家、汪家、金家等。
  兴办私塾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是求取功名,以光宗耀祖,达富贵、显门庭;二是继承祖先懿德,培育后代子弟,即“欲不坠先绪,为子孙长远之计”;三是求不上功名,旨在耕读传家。私塾教育的兴盛取决于各大户族、富庶人家的青少年子弟的多少,大户人家富裕的程度。在柞水历史上,大多数富裕人家的子弟都要进入私塾读书,接受儒家文化及封建礼教的教育,有不少人还考上了秀才、举人,有的做了县吏、千总、县官、州官等。
  私塾授课教材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杂字》和儒家典籍、五经四书等。学生入学要行拜师礼,对着孔子像或写有“先圣孔夫子之位”的牌位和端坐的塾师叩头行礼。初入学的阶段为破蒙,学生主要读《三字经》、《百家姓》、《杂字》等,以识字、写字为主;第二阶段学生主要读《幼学》等内容,初步学习儒家学问,理解所学儒家经典的要义,开始练习对句、作诗、写文章;第三阶段学生所学内容是儒家经典五经四书等,塾师不仅要求学生背记大量文章,还要求学生掌握塾师讲解的文章要义,并依照八股文的格式,加强写文章的练习。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参加童试、院试(一般在州举行)或更高级别的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在省城、京城举行),取得功名。
  每天授课时间为9小时左右,分为早上、中午、下午三段,早上查课,授课主要检查学生对前一天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要求上一次所学课程必须掌握,否则要受到体罚,并安排讲授新的内容;中午要求学习习字,练习写文做诗;下午主要是温习,背记文章,或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不能迟到早退,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没有休息日,没有寒暑假,只是在五月端阳、八月中秋放两次假,每次一般在15天左右。私塾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每个学生要背记大量的文章,儒家经典的一些重要文章都要求背得滚瓜烂熟;注重灌输式教法,塾师讲解文章,要求学生记住讲解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复讲;还使用体罚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对文章背不过、问题答不上,或违犯塾规的学生打板子。
  柞水私塾教育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在民国中期开始衰落,直到1940年倡导新学,各地设立公学后,私塾才慢慢被官办学校代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柞水,民国时期小学实行六年制,初小为四年,高小(中心小学)为两年,毕业后方可考入初中。民国二十七年后,初级小学开设了国语、算术、常识、劳作、体育、音乐、美术等课。中心小学(五、六年级)增开公民、童训、社会。翻阅一些资料,从中不难看出,私塾与官学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就官学来讲,主要表现在:
  一是官学革新了教学内容,破除了八股文对学子长期的束缚。课程上,有面对社会,面对民众的一面,也有实用的一面。除开设国语外,增设数学、历史、地理、自然、体育、音乐、美术等现代学科,使学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二是倡导的新学废除了封建的落后的教育思想,接受积极有益的,推行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教学方式上,废除了私塾教育中压制、打骂、体罚、呆板、孤立、陈旧的教育方法,注重说服教育,推行唤醒、引导、启发的教育形式,积极实行民主管理,宣扬新思想。
  三是实行教师择优聘任制。要求教师德才兼备,敬业务实。不仅在当地,还在西安、湖北、商州、安康、山阳等地聘任优秀教师任教。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聘任女教师任教,体现男女平等的理念。对教师实行一年一聘制度,年终由校长、学生家长、社会代表对教师进行评定,对不能胜任教学的教师予以辞退,另聘教师任教,以保证教学质量。
  四是革新教学方法,改变私塾不解其义的死记硬背为主的教法,实施讲解、讨论、思考、理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学以致用,指导学生投身社会,报效国家。
  五是倡导女性上学,提倡女子解放,剪发、放脚、上学读书,男女平等,培养女性人才。如凤镇第一位女大学生,毕业于大连工学院,解放后任四川成都无缝钢管厂工程师、技术科长的康名伟女士,就是凤镇小学第一届毕业生。
  柞水的教育真正翻开新的一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了。
 

编辑:文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