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花鼓

作者: 来源: 2015-09-07 09:19:19

柞水花鼓与镇安花鼓、商洛花鼓属于同胞姐妹,但又有自己特别的风韵雅致。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闲时从艺。1996年之前,柞水还有十多副花鼓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边学艺、边演出。
  柞水花鼓的音乐有自己的特色,秦楚文化和五方乡音孕育了柞水花鼓音乐的灵性,形成了多调式、多旋律、多板式、多结构的声腔体系和曲牌音乐。
  柞水花鼓戏,可称作是柞水民歌剧。其音乐有三个特点、三大部分。三个特点:一是群众性。柞水花鼓根植于民间,与柞水人的方言语言、柞水的民歌小调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二是创作的集体性。花鼓戏从湖北、安康到柞水,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流传过程中,曾有无数人参与创作、加工、润色,从而凝聚了世代人民的艺术智慧。三是可变性。历史上的花鼓音乐没有乐谱,靠口头传唱。在传唱中,由于各人条件不同,方言语音不同,会发生若干变化,使同一剧种的唱腔形成为几个不同风格的流派。三大音乐体系:一是八岔调,又称打锣腔。八岔调又分阴八岔和阳八岔。阴八岔曲调结构只有一句,抒情性较强,一般只有八岔调的开头演唱。阳八岔曲调结构分上、下句,乐句短小,曲调明快、热烈,唱时有众人帮腔。最具有代表性的演唱,是春节社火中赶旱船的唱法,一人主唱,众人帮腔,每句中间有固定的锣鼓过门。二是筒子腔,又称大筒子、筒子戏,是因主奏乐器为大筒胡琴而得名。其曲调结构由上、下句分别加过门,基本对称的4个乐句组成。基本板式有小生调、老生调、平调、阴调等。三是民歌小调。由调式相同的小调连缀成一段完整的唱腔。

编辑:文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