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岭南麓的柞水,属古楚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地理位置独特,扼秦楚之咽喉,融南北之文化,历史人文悠久,文物古迹荟萃。
2009年6-7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组在柞水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421处,加上现存的复查点63处共1484处。新发现文物点包括:古遗址34处,古墓葬1137处,古建筑166处,石窟寺及石刻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9处,其它7处。
在这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崖墓794座,柞水崖墓以其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形制结构复杂多样,以及在崖墓内发现有可依据断代的汉代年号而成为此次普查中的最大发现。
这次普查中,工作组在下梁镇沙坪村、凤凰镇高塬村、下梁镇金盆村发现三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填补了柞水县境内没有史前和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空白。
柞水历史悠久,无数文人雅士从这里南下赴任或游历,在此著书立卷韩愈、白居易、陆游、贾岛等诗词大家在这里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一代药王孙思邈曾在这里采药研方,在柞水药王堂留下了流传至今的美好传说,至今留有药王庙、药王晒药台等遗迹;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柞水防务,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亲历柞水视察防务,无数文官武将在柞水建功立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徐海东等曾在这里挥戈跃马,建立红色政权,将革命火种播撒在这片热土上,红岩寺苏维埃政府、大沙河苏维埃政府、刘裕沟苏维埃政府等革命旧址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在历史长河的洗练、沉淀中,各种历史遗址、人文遗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布柞水大地,古建筑、古遗址、名刹古寺、石刻、古墓葬、革命旧址成为串起柞水历史人文的金色珠链,见证着柞水悠久的人文历史,散发出悠远的馨香,从历史中向我们款款走来,展示了古老文化的独特丰采。
散落在柞水大地上的古遗址,从历史和建筑的视觉反映了柞水史前和有史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境内古遗址以城池与庙宇为主,有唐代乾佑县城遗址,也有遍布山山岭岭的众多寺庙遗址,他们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柞水自古以来的宗教信仰和政区变更,一处处古遗址反映了幽深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一处处历史活化石,见证了柞水数千年来历史发展进程。
桃园村聚落遗址:凤凰镇桃园村高塬遗址位于凤凰镇桃园村二组,社川河南岸二、三级台地上,系仰韶、龙山及近代聚落遗址。该遗址依山傍水,面屏青山。东西与自然冲沟相接,地势南高北低,高出社川河河床约15米。70年代农田改造,使得台地成为多级梯田。遗址原面积较大,建于遗址上的砖厂,制砖用土导致遗址大面积破坏。现存部分处于台地正中位置。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在砖厂取土留下的近百米长的断层上,有断续文化层暴露。文化层距地表0.50-1.30米之间,文化层呈灰褐色土质,厚0.60-1米不等。内夹杂陶片、烧土块等遗物。东南部断层发现近代小型砖瓦窑址一座,中心位置可见近现代瓦砾堆积。采集遗物以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片为主,灰、黑陶片相对少见。纹饰以绳纹、线纹、堆纹为主,个别黑陶饰篮纹。可识器形有卷沿、直口钵、盆、瓶、罐等口沿及底部残片。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柞水县史前遗存的空白,扩大了商洛境内史前遗址的分布范围,为研究汉水上游史前聚落形态及南北的文化交流互动,提供了新的、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窟窿山遗址:窟窿山遗址,位于下梁镇沙坪村三组乾佑河西侧约200米处的二级台地上,东紧临柞水火车站,余三面为断崖,北距镇政府约2公里。台地平面呈扇形,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地势较平坦。在台地西侧断崖上观测其地层大致可分为两层,上层为黄土层,下层为砂土层,文化堆积于黄土层中,长约10米,厚约0.3米。由于在修建火车站的时候,在遗址范围内大面积取土致使遗址的文化堆积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故文化层堆积仅限于台地的西南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在文化层中采集到少量陶片,主要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次之,纹饰有粗绳纹、交错绳纹。可辨器型有罐腹壁等。窟窿山遗址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属于乾佑河流域上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填补了该地区早期人类文化遗存的空白。
窑沟口遗址:窑沟口遗址位于柞水县下梁镇金盆村一组(小地名窑沟口),距县城约12公里,坐落在东川河东岸二级台地之上,东依山坡,西俯东川河,北临一小冲沟,南为断崖。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2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表面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土壤为黄棕壤土。遗址北侧断崖上发现有灰坑遗迹,距地表1.3米。2001年金盆村1组村民在遗址北部建房取土时发现一较大灰坑,在灰坑周围出土石斧1件(存于金盆村一组村民徐启军家中)、石锛2件(已佚)、夹砂红陶罐1件(已佚)、骨镞1支(存于金盆村一组村民廖英军家中)。根据出土遗物分析判断,该遗址为一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现遗址已被辟为耕地,大部被村民住房占据,破坏较为严重。该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和研究柞水乃至陕南地区新石器文化聚落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等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七木桥崖居遗址:七木桥沟崖居位于下梁镇老庵寺村二组七木桥沟内约1公里处北侧砂岩质山体上,北距村委会约3.5公里,坐北朝南。崖居建造在一块东西长约10米、高约9米的经人工修整的光滑的崖壁之上,下距沟底约15米,上距山顶约9米,由主室、过道和小龛组成,整体基本保存完整。主室平顶,进深3.4米,宽6.3米,高3米,主室西北角有一小龛,小龛拱顶,进深1.7米,宽1.5米,高1.8米;主室的东壁上有一小龛,平面呈等腰三角形,距主室地面1.3米,底边长1.4米,腰长1.2米,作用不详;主室下部3.8米处有过道通入,共有六层台阶,过道总长7.5米,宽1.1米,距地面3.8米;在主室的东南部为主室大门,拱形,高3.2米,宽1.5米,厚0.8米,大门的两侧对称分布有4个小龛,东、西侧上部小龛与主室相通,估计为透气孔;在大门东侧5米处的崖壁上有一长方形龛,高1.8米,宽1.5米,进深1.2米,其四周共分布有10个小龛,作用不详。七木桥沟崖居整体保存基本完整,结构比较复杂,对于研究古代人类居住方式及社会历史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肖家台古村落遗址:肖家台古村落遗址位于柞水县杏坪镇肖家台子,为东周村落遗址。1963年发现,现部分已毁。村落分为两块,后坪一块,肖台一块。1981年,肖台公社肖台大队第四生产队一社员在古庙遗址中挖土时,挖出戈二枚,宝剑两把。经鉴定,戈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00年)所造,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充分证实了“3600年前肖家院始有村落”的历史记载。
乾佑县城遗址:后汉乾佑县城遗址位于今柞水县下梁镇夜珠坪。
夜珠坪原名永宁堡。建安业县之前设有土堡一所,为军事防务设施,派官军驻守。唐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化大县为小县,“析丰阳(今山阳)地置安业县”(含今镇安县和今柞水东南大部地区)初设安业县时,县城设于何地,均无史料记载。志书载:后汉乾佑二年(949),县城定在今柞水下梁夜珠坪。征用民工3000余人在夜珠坪始建县城,历经三年城墙和县治官府、书院、城隍庙以及城中心塔寺庙等房屋建修完工,官员兵丁进驻,从此履行管理防务等职能。
乾佑县城廓呈南北走向,南北长东西窄。整个城地势东低、西高。南北长518丈,东西宽162丈,城周长1360丈。城基址深0.7丈,宽1.2丈,用有规则的块石砌成,接缝以白灰镶注,顶宽0.72丈。城墙均以古大砖(相当今5页砖)砌成,内外两层,中间以黄土夯实。东城墙靠河高1.8丈,西城墙靠山1.5丈,北边高1.1丈。城墙顶每0.7丈有一城垛,垛高3.5尺,长7尺,中有瞭望孔,共有城垛970个。城有四门,南曰安业,北曰天佑,东曰靖河,西曰夕照。城中有什字,什字建塔形寺庙一座,有四孔,可达东西南北四街。四街有宽窄不一的小巷8条,直通街道。有二层城楼,设计精美,工艺精湛,飞檐翘壁,柱廊交错,视野开阔。县衙在城内靠北处,座北向南,有大堂、二堂、廨署、厨房、马房共69间。营房在县衙南,三排72间。城隍庙在城外西山今庙台处,有大堂三楹,钟鼓楼一座。安业书院在县衙西,有房三楹,36间。圣历二年(699),城内有居民470余户。住房多为土墙、木架、瓦顶。北关(今三官庙处)和南关(下梁子街),共有居民若干户。唐乾元元年(758),改安业县为乾元县,永泰元年(765),羌族造反军与官军大战于乾元县城,城毁。后权迁县治所于西北60里栗园塘(今乾佑镇栗园村),光启二年(886),与蔡军作战房舍焚毁,徙今镇安西皇峪。后汉乾佑二年(949),将乾元县改名乾佑县,县治所设在夜珠坪。南宋绍兴元年(1131)9月,李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同王彦部大战于乾佑县城,城再次被毁。绍兴十六年(l146),撤销县制,降为乾佑镇。元至元二十九年(l292),恢复乾佑县,县治仍设在原乾佑县址。至元三十一年(1294)又撤销。明景泰三年(1452),在原乾佑县辖地复置县,改名镇安,初县治仍设在夜珠坪原乾佑县址。景泰五年(1454)迁城于今镇安县城所在地谢家湾。
目前遗址在民居和良田下沉默,唯有城北三关庙尚存。
大山岔孝义厅城遗址:营盘大山岔孝义厅遗址位于今营盘镇营镇村大山岔(营盘街北1公里处),目前仅存留有石条等遗迹,现尚存东城门遗址和城隍庙遗址。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拨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数百里置孝义厅于大山岔。
大山岔地势险要,两面环水,背依大山,可据可守,河水成为厅城的天然屏障。城依山势和龙潭河水去向而筑,总体呈东北西南方向。据考证,大山岔孝义厅城为土城墙,东南西三门楼为砖砌,东西长近600米,南北宽约180米。城垣平面呈长方形,城墙以方石和片石垒砌,内用黄土夯打,门道可容三人并排通过。基址深5.5尺,宽5.7尺。东高西低,高处1.1丈,低处6.7尺,城墙顶宽3尺,以屋瓦覆盖。同知署在城内东部,靠北面南,有房3楹,28间;巡检兼司狱署在同知署西,有房二楹,22间;都司署在巡检兼司狱署南,有房一楹,6间,门楼一座;城隍庙在城中心,房3间;文庙5间;兵房在营盘街,67间。城西山上,建炮台三处,有兵房12间。城东南山上建烽火台一处,兵房1间。乾隆五十三年(l788),城内仅有居民49户,多住木架、土墙瓦屋;城内有骡马店三处,饭馆、内铺各一处,京货店一处,其他商业、作坊均分布在营盘街。
嘉庆二年(1797)七月,白莲教进攻厅城,官军据力镇守,双方激战两日,城内房舍焚毁过半。嘉庆七年(1802)八月,大雨十多日,龙潭河水暴涨,冲毁厅城。嘉庆八年(1803),迁厅城于今柞水县城所在地。
旧县关孝义厅遗址:营盘大山岔孝义厅城水毁后,新建孝义厅城。于清嘉庆七年(1802)开始修建,次年完工,官员进住办公。旧县关孝义厅城(今柞水县城)西临乾佑河,东依后寨山,全城面积40万平方米。城墙为砖砌,周长375.9丈,根基深一丈,高1.18丈,底宽9尺,垛口宽5.6尺,110个炮台座,全城有四门,东门“迎春”、西门“静波”、南“宁远”、北门“拱极”;南外城门名“靖南”,北外城门名“望厥”。
同知署建在城内西北角。同治元年至三年,太平军、回民造反军与守城官军战斗中焚毁过半,至光绪十年仅存大堂五楹,堂前卷棚三楹,大堂后宅门一间,后二堂五楹,东西厢房各三间,二堂西向西门一间,内书房三间,厨房三间,马棚一座;二堂西向东一门,内南首内宅五间,左右厢房各一间,内宅后马房三间,大堂外东西厢为槽厩、礼户、承发房;西向是刑房,东向为吏兵工房。
巡检兼司狱署在同知西,紧依城墙。有正厅三楹,厅下有东西书吏弓兵房各三间外,有大门三间,照壁一座;大门东南隅有监狱一座,狱房六间,大厅后仪门一座,上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都司署在厅署之西南,有大堂三楹,二堂三楹,仪门三间、照壁一座,大堂后东南有厨房一间,马棚一座。千总署在东门内,有大堂三楹,二堂三楹,大门五间,哨书房三间。大山岔汛经制署在千总署南,有大堂三楹,大门一间,厢房二间。兵房512间,均在城内南街。
教场演武厅在南门外西偏,面积二亩,有八子照墙、将台和旗杆。
城隍庙在东门内,有正殿三楹,东西庑殿各五楹,有八卦亭一座,东道院三间,看楼三间,大门三间,戏楼一座。
武帝庙在东门内西南,有正殿五楹,卷棚三间,东西更衣房六间,大门三楹,正殿后有启圣宫三楹。
文昌宫在武帝庙北,有正殿三楹、献殿一楹,门楼一座。
奎星阁在东门书院照墙之南,有三层一座,献殿三楹。
关帝庙在南门外,建于明嘉靖年间,有正殿三楹,大门三楹,戏楼一座,钟楼一座,卷棚三楹,道院三间。
此外还有义川书院、孔庙、湘子庙、无量庙、疙瘩寺等等。据《孝义厅志》记载,在厅城四周有山寺晓钟、东山悬月、城南晚渡、桃园春暖、太白神井、见龙古潭、回水旋花、五华仙峰等八景。现在东城门的“迎春门”,东北角的城墙犹存,在城区建设中,屡屡发现原厅城基址和城墙砖。
孝义厅迎春门遗址:孝义厅迎春门城楼遗址,位于疙瘩寺坡下,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经过二百多年沧桑风雨,仅存留城门洞南北两侧约3米的砖垛遗址。原迎春门内外均为砖砌,以糯米粥和石灰、黄土为黏合剂,底部为六层石条奠基,周围城墙外砖内土。“迎春门”三字刚劲有力。1999年,城建部门在原址重建迎春门一座两层,基座、门洞宽度按原样复建。青砖城门,透出历史的厚重,雕梁画栋,无不显示出当年的辉煌。想当年,每当夕阳西下,文人墨客登临斯楼,眼前是青翠碧绿的乾佑河水和千亩稻田荷池,会发出不尽的感叹。如今的迎春门城楼成为县城的一道历史人文景观。1985年10月柞水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编入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
北河金井城遗址:北河金井城为柞水最早的城堡,位于今丰北河乡北河村。金井城无郡县建置,因金井泛金而得名。《水经注》载:“甲水(即今金井河)流经金井城。”《汉书·地理志》载:“金井城傍金井。”
《孝义厅续志》载:“商初(约公元前17世纪初),雍梁人移徙柞水上游,以渔猎为生;娜人在甲水西源定居,以淘金为业。”东周贞定王四年(前465),已有居民167户,至显王四十年(前329),淘金居民已达300户。后因争金,战乱不止,显王四十二年(前327),淘金居民会盟商议,“傍金井建城,以防不测。”四十三年(前326),淘金居民取河石、山石修筑城墙,墙中用黄土夯实。四十五年(前324)完工。显王四十六年(前323)时,城内居民300余户。房屋建筑多以木料作骨架,用石块或土坯砌墙,屋顶覆以茅草,户均为一大间,相当于今两间。少数用板瓦夜顶,室内用木板镶嵌隔为住室、储藏室和厨房三部分。
城呈西北至东南方向,长312丈,宽77.5丈,周长779丈。城墙基深0.5丈,宽1.1丈。城墙顶宽0.58丈,东南最高处1.7丈,西北最低处高0.97丈。有东门、西门、北门,南无门(因靠山)。三城门均有一层城楼,作瞭望用,各设烟火台一座。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前254),秦、楚兵在此相遇激战,城内房屋被毁过半,城废。清道光十一年(1831),因北河上游发生泥石流,城墙遗址被冲毁。
现金井城遗址无存,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时常发现石块和刻有象形文字的陶器等文物。
铁佛寺遗址:铁佛寺位于原铁佛乡(今杏坪镇)铁炉村庙垭子山凸上,建于明末。铁佛乡由此得名。民国元年(1912)增建庙宇三间,二年(1913)增建前殿两间。铁佛寺后殿中堂有铁佛像四尊,左堂有铁铸娘娘神像三尊,右堂有铁铸火神、财神、龙君神像三尊。有的身高8公分,有的身高50公分。鼎冠金脸,身着蟒袍,相貌各异,慈善端祥。前殿正中独坐关帝神君,红脸黑须,金冠绿袍。左站关平,手捧大印,右站周仓,手持大刀。
庙宇秀丽美观,粉妆玉琢。南壁上鸾飘凤泊,翱翔飞舞,北墙上青山绿竹,花满黄庭。雕刻花窗,红桂花盘,石条阶梯,青砖铺地,一对石狮守护大门,两旁各立化香炉。铁钟悬空,铜锣持壁。坐北向南的戏楼,十分典雅,宽11米,进深10米。屋顶八角玲珑,六个兽头,镂空透花屋脊,雕塑青龙;前檐卷棚绘有神姑仙女,四柱挺立,椽子端头悬挂铜铃,微风吹拂,响彻四方。一根横担穿过四根挺柱,雕刻十二生肖图,天花板上画有八卦太极图。五十年前一直延续着正月十三和九月十三两次盛会,唱戏三天的习俗,四乡八邻香客信徒祈福烧香者络绎不绝。1958年大炼钢铁时,所有铁佛像全部被毁入炉炼钢。铁佛寺遗址依稀可见。
老庵寺遗址:老庵寺位于现下梁镇老庵寺村,是盛唐时期在秦岭南麓唯一的一座规模宏伟的寺院,毁于清代,现出土文物较多。寺院所在地风光旖旎,地貌奇特,山脉如驰骋的骏马,峰峦形似马鞍,马鞍开阔地占地约200亩,老庵寺修建其上。据史书记载,建于唐贞元三年(787),分前殿、中殿、后殿、偏殿和左右厢房等建筑物一百余间,分作两个庭院,僧徒最多时100余人。历经唐、宋、元、明等几个朝代,在佛教界声望很高,常有游僧在此挂单。此庙不幸于清代毁于山火。现存石碑一尊,高8尺、宽3尺,顶端镌有“历代祖师”四字,露天屹立,保存尚好,出土文物石器较多,有石碑残碣、石臼、石佛像、石器、石龟、石香炉、瓷佛像碎片、瓷碗片、铁罄、铁钟碎片、古代空心砖、几何形图案砖等。古寺地基轮廓、地下暗室范围等都显露在地表上。
红岭山寨遗址:红岭山寨位于马家台乡金台村和曹坪镇荫沟交界处,坐落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大山顶上。寨体四面凌空,长约1500米,宽约10米。整个山寨墙体用大石头砌成,高5米,顶宽1.2米,南、北两侧悬崖峭壁,设东、西两山门。东门地势险要,视野开阔,可以清楚的看到九间房、曹坪、红石等交通要道。西门地势比较平缓,是进出山寨的主道。整个山寨就是一座城堡,设有瞭望口和土炮台,易守难攻。东、西大门有二人便能守住,整个山寨,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寨内有长方形、正方形房基二十多处,街道轮廓清晰可见。
传说“白莲教”围寨三个多月,因寨中粮草充足,水源充裕,未被破寨。
古寨由谁修筑,寨上最多住有多少人,一万多方大石头从何而来,寨上的人最后又迁往哪里,都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考证。
莲花寨遗址:原红岩寺镇西北沟村的莲花寨建于1902年左右,为土匪盘踞,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匪寨,位于西北沟垴南边的山顶上,寨长50米,宽10米,整个山寨为石砌墙体,除少部分损坏外,其余保存完整(北门门框还遗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据当地老人口述,莲花寨住着民团团长蔡乾山兄弟五人为首的30多名匪兵,为非作歹,祸害百姓。1947年孙光(外号孙驼子)带领200多红军战士进驻西北沟时,决心打掉这伙匪徒武装,先请村民左明兰劝降未成,后派4名红军战士混入寨中,内应外合将土匪歼灭,匪徒蔡乾山逃跑到原高桥乡的王家庄二道梁,被红军处决。